第1章 第一夜

    ※※※※※※※

    我们居住的宫城在云顶之上,仰望的晴空却没有艳阳,因为我们与日同行。

    我来自欲天日翳。

    相传开国之君一抬手就能障覆日月之光,月蚀日蚀,随心所欲,九州众生尽皆震恐。

    然后他就上了佛经。

    我猜,他一定经常搞这毛,恶作剧刷屏,想被跪舔。

    “恐惧吧!颤抖吧!下跪吧!愚昧的蝼蚁们!”

    台词大概是像这样喔?

    不好意思,那是我的祖先。

    唔,你问我会不会那招吗?当然不会啊。

    可是创造和毁灭一样,给我七天,就够了。

    我是,五代星见。

    ──《欲天日翳.喀尔靡泠泱》

    ※※※※※※※

    那一年,优昙钵花再现的传闻,快速传遍了欲天神族的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“你听说了吗!优昙钵花再现了!开了一整片雪浪花海啊!”

    “真的吗?在哪?祥瑞之兆,见者受福啊!”

    “优昙钵花再现,转轮圣王降世,莫非……要改朝换代了?”

    “嘘!嘘!小声点,这儿可是王城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谈什么政治呢!咱们聊赏花吧!”

    相传优昙钵花属于天界灵花,纯白鲜丽,香远益清,端坐群山之巅,数劫方现,只值转轮圣王或大觉者降生时,代表一个和平新时代的即将降临,是最祥瑞的征兆。

    这对天部神民而言,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,虽怕犯了当权者的忌,一堆人仍千里迢迢赶到三界之交的轮围山,只为了亲赌优昙钵花满山盛放的极景。

    毕竟几千年来,各国王室权力倾轧,神族被战乱折腾至今,也累了。

    故事要从哪儿开始说起呢。

    太初之后,和平就像一场遥不可及的模糊古梦,众生欲望杂染,六道纷扰。

    凡人喃喃祝祷,仰望着升天的美梦,抱着被神救赎的希望,才能在苦难中寻觅生存的勇气。人触及不了的神族,却梦着终战的净土。

    欲天部与洵天部分裂对立已久,各据一方,文化殊异,互看对方很不顺眼,要打要闹永远不缺理由。

    古佛住世时期,诸天再怎么不睦,也会收敛几分;古佛涅盘后,正法灭尽,自此,世间再无能令诸天共敬的世尊。

    两大天部打了数场全界混战,还将周边的圣兽诸族全都卷入战火之中,结果谁也没能占到上风,只是搞得民不聊生,战争就是这么一回事。

    后来欲天部的三家世族趁隙脱离皇室的支配,割裂为四国分治,但大家都没力再多打一场了,所以对外依然尊原来的末利皇室为宗主国。

    就这样,欲天四国以邦联模式与洵天皇朝维持冷战,各自养精蓄锐,划界对峙。

    直至今日。

    当民间争相走告优昙钵花的消息,欲天四国的王室们就有点坐立难安了。

    打破均势意味的只有两种可能:

    第一种,叫做改革,第二呢,叫做革命。

    当权者谁愿意往这条路想?

    上一回花开,已是遥遥远远的古佛时期,其实各国王室对花事也挺好奇的,自恃身分尊高,多忍了一些时日,才各自微服乔装溜到轮围山去瞧瞧。

    不瞧还好,一瞧,大家脸都青了,气得捶胸顿足,连声问候彼此的高堂。

    传说中开得满山遍野的花海早就被拔得一干二净,只是晚到一点,什么都没得赏了。

    谁拔的?

    欲天部势力第一的宗主国,末利神王。

    原来赏花还得争谁占得先机,末利神王实力最强,不只拔得头筹,居然连优昙钵花都连根拔走了。

    欲天共主只需他一个,除此之外别无分号!鬼扯什么圣王?动摇人心!

    末利神王为了取缔假新闻,干脆连无辜的稀有灵花都一并铲除了。简单粗暴,还缺少了生态保育的概念,很不可取。其余三国的贵族们暗骂连连,只好败兴回家了。

    宛如闹剧般的花事没多久,民间又开始流行新的八卦,传得沸沸扬扬───

    传说,“终战星见”要出世了。

    一直以来,欲天部都在寻找“星见”,那是他们对预示师的称呼,顾名思义为“能见星相轮相之人”。

    神族如星,与日月同行,能俯视下界万民的命数。星见却能看穿天人的宿命。谁拥有星见,就能在权力斗争之中取得优势。欲天王室多半这么想的。

    对星见本人来说,就有些为难了,他们能预测祸福,结果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决定。

    因为君王要他们,君命难违。。

    没有君主不渴望永保权势,天上人间皆然,君王要留星见,也是防止星见投诚了别人,这种奇才只能长伴君侧,无论君王用与不用,你都不该走。

    伴君如伴虎,逃了,也意味着背叛与死亡。

    那年很不平静,优昙钵花的闹剧刚结束,关于“终战星见”的轶闻便甚嚣尘上,民间传诵一些奇怪的儿歌,彷佛烧不尽的野火,春风吹又生。

    “欲天部等了又等,天星终于落下啦。

    二代星见睡醒了,三代星见逃走了,

    四代星见迷路了,被五代星见杀掉了。

    日影没,星星都亮啦,君臣遇合战事兴了,

    最后一个星见走呀走,不小心爱上圣王了。

    半月升,天部开战啦,星辉殒落战事终了,

    爱人不可以回答星见,星见为他赴死去了。

    最后一个星见去哪里,大家都在想念你呢,

    死去的人将被召还,剩下的将与世界合一,

    你站在理想国的尽头,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。

    欲天部等了又等,和平终于来临啦。”

    意义不明,旋律却轻快,没人知道这预谶在唱些什么,却快速传唱开了,连尚不识字的孩童都能朗朗上口。

    议论国事、预言战祸、同时又昭示未来的和平,谁在妖言惑众?可不能轻忽。这首谶歌再度飘到欲天王室的耳中,上头秉持著打假新闻的决心,追根究柢。

    说来也奇,唱的乡里小儿不解其意,讯问也问不出所以然来,都说是听人唱的,听了好玩,一次就记起来了。

    张家娃儿说是听隔壁李家娃儿唱的,李家娃儿说是听邻村的刘家娃儿唱的,这样一个搭一个,终于被日翳王室派出的人问到了底。

    一个不认识的异人教唱的。

    那神秘异人一身半黑半白的轻衫,非僧非道,白绸覆眼遮去了大半容颜,那人手执普巴杵,以杵尖点地探路,状似双目失明,走起路来却步履如飞,彷佛视物无碍,就这样出现在满是碎岩乱石的僻壤间,谁也不知来历。

    小儿问他从哪来?

    那人信手往身后一指,轮围山峰岭绵延,黑黝黝的荒凉,一望无际。

    那人是谁?

    日翳的国力在欲天四国中排行第二,虽比起宗主国末利差了一截,但王室的知识资源依旧相当可观,他们从大量古籍之中,猜出了谶歌的来源。

    那名异人,是一个“传说早就死亡的人”,被末利神王处决的二代星见.昊誉。

    当代无人见过昊誉,却无人不晓其名。

    昊誉是所有神民读自家国史时绝对会听到的名字,他曾周游列国,足迹履及欲天各王室,被奉为座上宾、四国丞相,何等荣耀。

    入相前,年轻的昊誉第一次造访日翳王城,穿的正是那身异服。

    “在下二代星见。昊誉,学成出山,自证自得,愿为明君谋求和平。”

    他不卑不亢的自荐,这些秘辛全记载在欲天王室的典籍上。

    但日翳国未能留住他,他被末利神王强行请了过去。

    这也埋下了祸乱的导火线。

    末利神王和昊誉是旧识,但昊誉是“被自愿了”才肯来辅佐,神王心里可就不太好了。

    星见之眼能预见宿命,进而借力使力、扭转未来,本该是君王身边的顶尖术臣。洵天皇朝另有应对之道,“上圣”便是与星见法力匹敌的预示师。

    洵天帝君身边向来不缺“上圣”操盘献策,为了确保自己永远处于优势,当然不愿敌国重用星见。

    洵天皇朝有个人很在意昊誉。首席上圣.清乐。

    面对最强的劲敌,清乐哪肯放过这机会,见缝插针,末利朝中流言四起,全都拐弯抹角暗指星见有不臣之心。

    内忧外患,昊誉的处境就更加为难了。

    后来,末利神王下令逮捕星见,其他欲天三国摸不着头绪、却不约而同暗中出手,想给昊誉政治庇护,在各派人马的混乱角力中,末利神王公布了昊誉的死讯,一代奇才就此殒落。

    末利神王为了证明自己不需要星见,反而积极对洵天皇朝发动猛攻。欲天善战,原比洵天强悍,但缺少能与洵天上圣抗衡的术臣,运筹帷幄居于劣势,交锋时屡吃闷亏。

    末利神王蛮干几次,就铩羽而归几次,还把同盟国都一起拖下水,后来欲天部都有点难过,因为他们终于发现,没有星见就赢不了洵天皇朝了。

    大错已成,神王拉不下脸,越觉无趣,两大天部遂进入冷战时期。

    再也没人见过二代星见昊誉,所有人都认为他死了。

    昊誉之死也造成了寒蝉效应,宛如诅咒般,后来的三代和四代星见均未能在末利神王身边久仕。

    恰好在谶歌开始流传之初,四代星见便叛出欲天,下落不明,再度对末利神王打脸一记。

    预谶中说“四代星见迷路了”,紧接著的下一句,便是“被五代星见杀掉了”,代表有后继者即将出现,谁都不知道它会以什么形式实现。

    但这预言再下去是什么呢?君臣相遇合,战事由此兴。大概是指二代星见昊誉想回归了?

    众说纷纭,欲天神民都往乐观的方面解读,星见本来就能观测众神的命运,唯有最顶尖的星见,才能站在更高的维度,干预星见和上圣们的生与死。

    那便是昊誉无疑了,毕竟他是欲天史上最优秀的术臣,后人望尘莫及。

    解读完毕,这预谶让欲天部为之一振,天大的好消息!

    但昊誉在哪里呢?欲天各国的王室各有矛盾,各家各派都想延揽昊誉复出来帮衬自己。至于五代星见?大家反倒没那么关心了,肯定没比昊誉更强。

    按照昊誉抛下的预谶,“终战星见”应战争而现,亦死于战争结末,为欲天神族带来长久的和平。届时,欲天四国将归于一统,得到终战星见的圣王,必定是欲天共主,战争游戏的赢家。

    当然,敌对的洵天部不乐见这样的未来实现,尤其是洵天“上圣”们,星见和上圣是互斥的宿敌。

    自此之后,关于终战星见的传闻层出不穷,真假难辨。

    欲天部忙着找昊誉的踪迹,另一厢洵天部同样使出浑身解数,忙着追杀可疑的星见人选,不管错杀多少人也要防范未然。

    这场寻找军略师的前哨战,竟持续了千年之久,过尽千帆皆不是,双方同样陷入胶着。

    渐渐的,欲天人越来越失望,洵天方则暗喜斩草除根,而昊誉的谶歌也再度被遗忘了……

    ◎

    一千年后,日翳国的小郡主.喀尔靡泠泱,一边翻阅这段关于昊誉预言的史料,一边把玩手中的半片玉玦,认真酝酿着自己逃家逃婚的计划。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版权所有 https://www.yanqing123.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