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拒绝了,穆琼并不意外。
他也知道,这样直接上门去问,想要问到个工作很难,但不问,他又不知道要怎么找工作。
他上辈子从未出去工作过,平常不管是跟人商量事情,还是交朋友,基本都是通过网络来的,可现在他所处的,却是一个没有网络的世界。
这甚至根本就不是他的世界。
站在租界街头,他隐隐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,但家里的情况,却又让他不得不尽快适应这个世界。
穆琼从钱庄出来,进了旁边的一家酱园店询问。
这时候的所谓的酱园店,就是专门卖各种酱料,包括酱油之类的调味品和某些酱菜的店铺。约莫是这时的物流并不发达,又没有冰箱冰库之类的东西的缘故,大家时常吃腌制食品以及各种酱料,酱园店的生意也就非常不错。
酱园店的老板同样拒绝了他。
穆琼问了好些店铺,都没找到工作,他倒是想要去找更高大上的工作,比如给人当翻译什么的,但他没有门路,而且有些地方,他进都进不去,还没靠近就会被驱赶开。
在现代,商家以衣取人赶走客人可以去投诉,但在这个时代,不快点离开指不定就被打了。
至于在一些小说中会出现的,主角遇见贵人飞黄腾达的情节……反正他是没遇到。
穆琼在街上走了一个多小时,终于见到了一张招工启事。
那是一个牌子,是一个叫合众的保险公司,要招一个抄写员。
穆琼对这年头的保险公司并不了解,但抄写员的工作,自认可以胜任。
这家合众保险公司在路边一家服装店的二楼,穆琼从服装店旁边的小楼梯上去,就看到里面有好些穿着长袍的男人在忙着。
说起来,他以为在民国的租界,男人们都该是穿西装的,可实际上并不是,一路所见,大家普遍穿的长袍。
“你好,你们这里要招一个抄写员是吗?”穆琼问道。
“是的,你有介绍信吗?”一个坐在办公桌前,瞧着约莫三十来岁,嘴唇上方留着修剪的整整齐齐的胡子的男人抬头问穆琼。
“我是看到下面张贴的牌子上来的。”穆琼道,他当然没有介绍信,他都不知道这时候找个工作,还要介绍信。
“没有介绍信我们不收。”那人瞥了穆琼一眼,立刻就拒绝了。
“我没有介绍信,但应该能胜任这个工作。我是从北京过来的,之前读的是北大预科班。”穆琼道:“我的国文学的很好,还会英文和法文。”
这个时期的北大,正是最为辉煌的时候。至于北大预科班,其实是可以直升北大的中学,要通过种种考试才能进去。
当初原主去了北京之后,原主的父亲让他去考的中学,就是北大预科班。
按照原主的学识,在北京若是上个普通中学,成绩肯定是能跟上的,但北大预科班……这哪是那么好考的?
原主当然考不上,然后……竟然就被送去了小学。
原主其实没读过北大预科班,但穆琼这会儿还是扯了这面大旗。
那男人听到北大预科班,看穆琼的目光果然不一样了,当即问道:“有毕业证吗?”
“毕业证遗失了,但我该会的都会。”穆琼道。
那人皱了皱眉:“你怎么会把毕业证这么重要的东西遗失?”
“老李,你跟他说这么多做什么?看他这样子,兴许是抽大烟的。”旁边的一个人道,鄙夷地看着穆琼。
那人听同事这么说,看着穆琼的时候,也带上了警惕:“我们这里不招人,你快走吧!”
“我只是病了一场。”穆琼有些无奈。
然而那人根本就不听他的解释,只皱着眉头挥手:“你还是快走吧!”
那人的同事则道:“我就说招工的的牌子不用挂出去,不过是抄抄姓名地址,去附近的中学问一声,找个字好的就行了。”
穆琼只能离开了这里。
他知道这时候在上海,大烟是合法买卖的,很多有钱人都会吸,但他还真没想到,自己竟然也被误认为是吸大烟的,不免有些无奈,又看着自己身上有些旧了的竹布长衫叹气。
他的穿着打扮在姚家那边不算差,到了这里,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,又带着病态,怕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,更别说他还连张中学毕业证都拿不出来,也难怪人家连个机会都不愿给他。
出了合众保险公司,已经中午了。
穆琼拿出穆昌玉给他做的面饼吃了,继续往前走。
他这会儿有点渴,好在还能忍,就是眼下这情况,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找工作。
“卖报了,卖报了!”有个十来岁的报童吆喝着从穆琼面前走过。
“等等。”穆琼叫住了他。
“先生,要买报吗?申报新闻报两个铜元一份,大众报只要一个铜元!”报童道。
“我能看看吗?”穆琼问道。
报童有些犹豫,但还是给穆琼看了看:“文达先生的新小说开始连载了,先生你买一份吧!”
穆琼当然是想买的,但报纸太贵了……
“我没钱……能让我看看上面的招工信息吗?”穆琼问道,从他以前看过的书和原主的记忆来看,这时候的报纸上,已经会刊登广告、招工启事之类了,还有些文人没钱花用,会在报纸上登报卖字画。
报童一言难尽地看了穆琼一眼:“我还急着卖报呢!”说完,他拿着报纸就跑了。
穆琼刚才就扫了一眼最上面的申江新报,只看到报纸的中缝里,有个房子出租的广告。
一辆黄包车拉着个穿着旗袍,披着披肩的女子飞快地从穆琼身边走过,不一会儿,又有一辆载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的车子开了过去。
租界的路上人很多,因而那车子的司机一直在按喇叭,“啪啪啪”的声音想个不停。
“妈!啪啪车,啪啪车!”一个孩子高兴地指着汽车叫起来。
穆琼看过去,才发现竟然是几个熟人,说话的孩子和他的家人,早上是和他一起坐电车过来的。
那家人是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带着三个孩子,他们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汽车,又说说笑笑地进了路边的一家西餐馆。
说起来,租界这边西餐馆挺多的,只是在里面吃饭的全是华人,而且这些西餐馆虽说开在西式风的建筑里,但里面的风,瞧着也很中式。
当然了,也有些西餐厅更西式一些,比如那家人刚才进的西餐厅,就跟其他的西餐厅不太一样,看着调更高。
穆琼看着那西餐厅,正想着要不要也进去问问,就听到旁边的西餐厅门口,一个穿长袍马褂的中年男人用粤语抱怨起来。
穆琼不会说粤语,但他语言天赋不错,能听懂,也就听明白了这人的话——这位餐馆老板很不明白,为什么大家都去隔壁吃,不到他那里吃,明明隔壁这家店的东西比他家贵。
穆琼闻言,心里一动:“大家不想来你这里吃,是因为你这家店看着旧了,而且不像个西餐厅。”
那老板看了穆琼一眼,约摸是闲得发慌,竟然用带着口音的上海话跟穆琼聊了起来:“我这是正宗的粤式西餐馆,早几年,来我这里吃饭的人可多了!”
穆琼:“……西餐厅……还有粤式的?”
“当然有!”那老板道:“上海人来租界,都要吃大菜,以前我这里生意可好,但自从旁边开了这么一家……”
这边的人管吃西餐要吃大菜,这老板说上海人来租界都要吃西餐,这话穆琼是信的,来了租界如果还吃包子馄饨,那来不来,也没啥区别了。
这……估计就跟农村人六七十年代进城,去国营大饭店吃个饭,或者两千年左右,去大城市吃个肯德基一样。
“你要是想生意好,我有办法。”穆琼道。
“你小子是个抽大烟把钱都抽光了的小少爷吧?你有什么办法?”那人嗤笑。
穆琼没想到自己竟然又被误认为是抽大烟的,只能道:“我不抽大烟这种害人的东西,就是家里败了,又病了一场……你想要生意好,可以学着隔壁,弄得档次高一点。”
“这谁不知道?这不是要钱吗?”
“也有省钱的办法,你雇我吧,我可以穿着西装站在门口,用洋文跟人打招呼。”穆琼道。他胳膊还酸疼着,这两天走多了路,连腿都疼了。
现在他豁出去了,就想快点有个工作。
作者有话要说: 等下会修一下文~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